加拉加斯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尼加拉瓜邀请俄军进驻美国后院会是另一场 [复制链接]

1#

今天6月11日,是在美国洛杉矶举行的,为期三天的美洲峰会最后一天。这场峰会从一开始便将美国弄了一个灰头土脸,有21个拉丁美洲国家在会前宣布予以抵制,拒绝参加。

尽管美洲峰会最终还是如期召开,但各国领导人在会上并没有给拜登什么好脸色,巴西总统博尔索纳罗甚至都不愿意与拜登握一下手,令东道主拜登尴尬无比。

博尔索纳罗与拜登面对面谈话,结果连正眼都不瞧拜登一下!

美洲各国反对这场峰会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拜登拒绝邀请古巴、委内瑞拉、尼加拉瓜这三个“不听话”的美洲国家参会。这些国家也没闲着,委内瑞拉总统马杜罗正在访问土耳其,受到了最隆重的接待和礼遇,而尼加拉瓜则直接将俄罗斯军队请进了家门!

据《观察者网》转引美联社最新消息,尼加拉瓜总统奥尔特,准备授权允许俄罗斯部署军队、军机与舰船到尼加拉瓜进行训练、执法或其他应急活动。

据悉,该法令将于本周发布,将“允许俄罗斯军人、舰船和飞机以人道主义目的入境、过境、停留,并且在紧急情况下,为共同利益提供人道主义支持。”

尼加拉瓜是中美洲的一个小国

该消息在第一时间得到了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的确认。她表示,俄罗斯将与尼加拉瓜就共同关心的广泛问题,开展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合作。这也适用于国防、应对新挑战和威胁等领域。

俄方计划派出一支小分队同尼方一同训练并“交流经验”,最早将在今年下半年派驻。

扎哈罗娃还特意补充说:“拉丁美洲是一个和平稳定的大陆,破坏这种稳定和那里的力量平衡,不符合我们的利益。因此该信息没有任何轰动效应。”

扎哈罗娃这么说,显然是不想过度刺激将整个美洲当成禁脔的美国。可这件事情本身,就是一个具有轰动效果的大新闻!

因为上一次俄军被派驻到拉丁美洲后,险些酿成了第三次世界大战,这就是著名的“古巴导弹危机”事件!

熟悉历史的朋友们都知道,年发生的“古巴导弹危机”,是整个冷战期间,美苏两国之间最激烈的一次正面对抗。在这起事件的13天中,苏美双方都将手指放在了核按钮旁,险些酿成一场核战争,全人类都在鬼门关前走了一遭!

时间拨回到年7月,时任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在与访苏的古巴领导人卡斯特罗会谈后,双方达成秘密协议,苏联决定在古巴部署中程导弹,并立即实施。

随后,苏联将几十枚导弹拆成零件,装到集装箱货船和商船上,秘密运往古巴,同时还派出了名军事技术人员,陆续乘船抵达。很快,苏军人员便开始在古巴的密林从中,建立秘密导弹发射基地。

然而在8月份的时候,美军侦查机偶然发现了苏联设在古巴的导弹发射场,并于10月中旬再次派出2架侦察机予以拍照确认。

美国军事鉴定专家拿着放大镜,仔细研究这些航空照片,最终确信,这不仅是苏联的导弹发射场,并且发射架上已经安装了可以搭载核弹头的导弹!

消息汇报给时任美国总统——后来的“脑洞大开”肯尼迪,他当即震怒,并意识到苏联的核武器就在美国的咫尺身边。肯尼迪于10月22日晚发表全美广播讲话,通告了苏联在古巴部署核导弹的事情,宣布派兵武装封锁古巴海域,并要求苏联撤走核武器。

10月24日,美国派出了包括68个航空中队、8艘航母,共90艘军舰组成的庞大舰队,彻底封锁了古巴周边海域。美国战略导弹部队开始最高级别的战略值班,核导弹启动预热装置,在发射井中候令,世界各地的美军基地也全面进入了对核战争的一级戒备状态。

10月25日,赫鲁晓夫派出船只去试探美国的封锁态度与核战争的决心,并且给肯尼迪写了两封信,第二封信得到了肯尼迪的回复。10月28日,莫斯科电台广播了赫鲁晓夫对肯尼迪的最新回信,苏联同意停止基地施工,并撤回导弹与军事人员。

古巴导弹危机以赫鲁晓夫“认怂”而告终

这场古巴导弹危机的影响非常深远,对美国示弱的赫鲁晓夫在两年后被赶下了台,肯尼迪虽然在当时获得了巨大声望,但随后由于要改革美国军工复合体等原因,被枪手刺杀身亡。

顺带一提,我们中国在当时准确判断了局势,趁着这次危机爆发美苏两国无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