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国际安全局势尤为动荡,中东地区战乱、恐怖主义袭击、俄乌冲突等等都影响着地区间的和平稳定。
随着美国和欧洲的介入,俄乌冲突从一场领土纠纷演变到如今西方阵营对俄罗斯的“围剿”。自始至终,美欧就从未停止过“拱火”行为,美国扮演“幕后黑手”,欧洲扮演“操刀手”。在两者紧密的配合下,俄乌间小小的火苗升级成熊熊的大火,任凭各方如何降温,局势都不带好转。俄乌冲突在即,三天内传出两个坏消息,深陷窘境的美欧仍不忘实施制裁,俄罗斯早已做好万全准备。
坏消息接踵而至
2月24日普京宣布出兵后,俄乌形势迎来质变。西方阵营为遏制俄罗斯进攻脚步,施展了一系列的制裁。拜登率先亮明态度,对俄罗斯经济实施了前所未有的打压,欧洲等地群情激愤,挥舞“制裁镰刀”直指俄罗斯。制裁内容包括冻结俄企乃至个人的海外资产、限制俄罗斯企业在国际贸易中使用美元、日元、欧元等主要流通货币、将俄罗斯银行排除在(SWIFT)外。
3月8日,拜登对俄罗斯能源再下黑手,全面禁止俄罗斯能源进口。这一次欧洲并没有盲目追加筹码,毕竟要从实际情况出发。
在这样的背景下,3月9日泽连斯基分别与美国、欧盟、英国等领导人就加强对俄罗斯制裁问题进行磋商。3月11日,美国总统签署总统令,第四轮制裁悄然而至。内容包括,取消俄罗斯贸易特惠国待遇,将禁止外贸投资领域扩展到各个方面。G7成员国随即响应号召,纷纷宣布取消俄罗斯贸易特惠国待遇。
除此以外,联合国粮农组织消息指出,俄乌冲突导致大量粮食出口受阻,如果照这个趋势下去,全球营养不良的人数会从万增加到万。中东地区受灾最为严重,因为其高度依赖俄罗斯的粮食出口。
深陷窘境的美国
此前禁止俄罗斯能源进口已经将美欧推向了风口浪尖。其国内石油价格一路飙升,导致民怨激增。据调查,油价是美国的晴雨表。自始至终,美国的油价一涨,总统支持率就增加,美国的油价一跌,总统支持率就下降。
拜登现在的支持率大不如前,甚至跌至历史冰点。如果短时间内处理不了国内高昂的油价,拜登或许会在中期大选中失去国会控制权。
当前拜登正在积极的同伊朗和委内瑞拉进行沟通,希望能获取大量石油资源补齐国内供应链。值得注意的是,伊朗和委内瑞拉同美国有着不小的仇怨,美国如果想要拿到石油资源一定会付出天大的代价。
部分信息参考来源:北京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