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拉加斯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摩托日记青年切格瓦拉的任性穷游
TUhjnbcbe - 2023/8/3 20:53:00
白癜风治疗 http://m.39.net/disease/a_5713584.html

hello,大家好,我是卡卡姐。今天要给同学们介绍的电影是《摩托日记》,改编自革命家切·格瓦拉年轻时的长达八个月的南美洲旅行经历。希望同学能认真做好笔记咔咔。(扶眼镜(_)

电影《motuoriji》

年,23岁的医学生格瓦拉作出了令人诧异的选择,他决定延迟毕业,和29岁的格拉纳多一起旅行,探索整个拉美大陆,计划用四个月的时间走完八千公里。一路上,他们经历了坏车、寒冷、饥饿、急症等诸多困阻,从骑行到步行,从搭顺风车到划小木筏,沿途充满各种诱惑,但他们始终没有放弃既定的目标。最终他们到达了目的地委内瑞拉,格拉纳多留在加拉加斯成家立业,格瓦拉则去了美国。

离经叛道的格瓦拉和格拉纳多结束了旅程,仿佛回到了原有的人生轨迹,但改变却悄然发生。“这次随性的美洲之旅带来的变化超出了我的想象。我已经不是我自己了,至少我的内心不再是从前的内心了。”影片最后,格瓦拉如是道。

是按部就班,还是碰触生命新高度?

按部就班地学习、毕业、工作、结婚、生子、死亡,可能是绝大多数人的人生过程。来自社会、家庭等各方的压力,让我们循着他人的轨迹规行矩步,形成巨大惯性与惰性。往返在相似的重复日夜之中,也许在某一个疲惫的小憩,人们偶尔会想到来一场旅行,去看看远方的风景,感受另一种生活,而能像格瓦拉和格拉纳多一样真正付诸于行动的人却很少。

从布宜诺斯艾利斯到巴塔哥尼亚,他们还绕道去了格瓦拉女朋友家;沿着安第斯山脉北上六千里,穿越狭长的智利;从马丘比丘到前往秘鲁的圣保罗——一所位于亚医院;最后,达到最北端的委内瑞拉瓜希拉半岛。还没有离开阿根廷,大风和湍流就联手“抢劫”了两人的帐篷,身无分文的他们开始了投宿的日程。在寒冷的冬天里,患有哮喘病的格瓦拉被格拉纳多用激将法“鼓励”下河去捞鸭子,结果患上重感冒。二人的旅行上了报,凭借着纸上的“英雄”头衔,格拉纳多运用他的口才免去了修理摩托的费用,然后在修理店老板娘的陷害下“抱头鼠窜”,连夜逃亡。在随性的旅途之中,有喜有悲,格瓦拉和格纳拉多感慨自然之美,也在以人类的弱小之躯,迎接着自然的挑战,不断去碰触生命的新高度。

格纳拉多与格瓦拉在修理店

#卡卡姐的板书

格瓦拉和格纳拉多如初生小犊般勇敢,克服各种条件的限制,完成了既定的目标的事例,可适用于勇气、闯荡、实现梦想等主题,如年全国一卷作文题《经验与勇气》。

“万能者”逝,意志犹坚

影片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也许就是题名中的摩托。稍微有些漏油的诺顿,被冠名“万能者”。格纳拉多出发前所哼唱的小调,暗示了“万能者”的结局——“我病痛的身躯再不能坚持,要预备生命中必然要发生的事。”在数不尽的侧翻和维修当中,“万能者”最终成为“垂死者”“已故者”“瘫痪者”,并以废品的身份与老伙计告别。

出发前,格纳拉多和格瓦拉做好了充足的准备和计划,然而一切都赶不上变化。上路的那一刻起,钱用光、帐篷被吹走、摩托报废,两人最初携带的资源不断损耗,他们必须在继续艰难旅程的同时重新获得物资。其中,有各处居民的接待,有野外获取的食物,甚至有格纳拉多在船上*场用1索尔赢得了与美女共度美好夜晚的资费。他们的旅途恍若人生的隐喻,无论从前和现在得到什么,是自己赢得还是别人赠与,在未来都将不断流失。“万能者”逝去,长留的是格瓦拉和格纳拉多的生命力和不屈意志。他们凭借双腿翻越连绵山岭,走进阿塔卡玛沙漠的矿区,到达库斯科的印加帝国遗址马丘比丘……影片原名“MotorcycleDiaries”,然而影片还没过半,摩托“万能者”就退场了。摩托,指代的更像是它的词根“motor”(发动机),由对世界的关怀与好奇助推,以两人的激情和意志为动力。

失去“万能者”的格纳拉多与格瓦拉

#卡卡姐的板书

准备再多,也总有消耗殆尽的一天,唯一持续的办法,就是充分调动个人的意志力和行动力,不断地争取和奋斗。适用主题:保持奋斗精神、永不止步等主题,如年浙江卷作文题《生无所息》。

从利己到利众的升华

如果说放弃“万能者”,是现实和时间优胜劣汰下的客观行动,那么格瓦拉放弃“十五美元”,就是遵从个人意志的主观选择。在米拉马尔,临行前齐齐娜给了格瓦拉十五美元。饥寒交迫,甚至是生病的时候,格瓦拉都不曾动用这十五美元。捉襟见肘的两个月里,他始终惦记着用十五美元为齐齐娜买泳衣,直至在阿塔卡玛沙漠遇见遭到*治迫害的共产主义者夫妇。地主把赖以为生的土地收走,为了躲避警察搜捕,夫妻俩将小孩留在家里,希望能在矿山找到工作——“因为那里太危险,没人会管你是哪个派别。”于格瓦拉而言,这是一段奇特的经历——“今夜是我人生中最冷的夜晚之一,认识他们能让我更好地了解人类。”旅途中,行路的印第安农民向格瓦拉和格纳拉多讲述了他的辛酸故事:警察和有钱人将他驱逐离开正在耕种的土地。他立志要先人一步,为此努力工作让自己的五个孩子接受教育。为了更好的生活,他和其他印第安人组织结社,互帮互助。

在圣保罗的村庄,亚马逊河将病人和医护人员分隔南北。教会负责人规定医生必须带手套(并非出于预防疾病目的),所有人必须弥撒之后才能获得食物。格瓦拉和格纳拉多拒绝带上具有歧视性质的手套,病人们为此惊诧。格瓦拉用自己的患病经历说服自暴自弃的西尔维娅接受手术。教会负责人没有给忘记去聆听弥撒的格瓦拉和格纳拉多分发晚餐,病人们确避开修女偷偷为他们留下食物。在格瓦拉和格纳拉多的带动下,医生和病人逐渐消除隔阂、打成一片,甚至在野地里一起踢足球。卸任之日,医院和教会为两人准备了简单的派对,这一天也是格瓦拉的24岁生日。格瓦拉吹熄蜡烛,独自走到了亚马逊河边,眺望南岸的点点灯火,在没有驳船的情况下选择横渡湍急的河流,在南岸渡过他的生日,也是在圣保罗的最后一个夜晚。此时,以及将来,格瓦拉都在践行他在生日派对上的祝酒所言:“虽然我们身份卑微,不能对国家大事妄加评论,但我们相信,尤其是在这次旅程之后更加确信,把美洲划分为一些模糊、虚假的国家,是完全错误的。我们同为混血人种,北至墨西哥,南至麦哲伦海峡。因此让我们抛弃地方观念,为秘鲁干杯,为美洲统一干杯。”

#卡卡姐的板书

历时八个月的一万两千多公里旅程,是格瓦拉人生中的重大转折,是从医师到革命家的历程中不可缺失的重要一环。行走时遍阅人间疾苦,使格瓦拉的视线从个人生活,转移到更为广阔的社会现实。南美洲穿越之旅,弄丢了一个优秀的麻风病医生,拾获了一位高尚的革命领导人。阿根廷人切·格瓦拉,参加了卡斯特罗领导的古巴革命,并在革命成功后辞去要职,离开亲人前往刚果、玻利维亚等国筹划革命,继续他解放全美洲的理想。年,切·格瓦拉在玻利维亚牺牲,年仅39岁。切·格瓦拉与玻利瓦尔有着惊人相似。他所说的“为美洲统一干杯”,仿佛是百年后回响的“解放者”余音。玻利瓦尔结束了西班牙在南美洲的殖民统治,创立了反抗殖民统治的南美洲联盟。年玻利瓦尔辞世,大哥伦比亚共和国的十年大梦最终破灭。虽然拉丁美洲最终走向独立,然而又开始了另一种方式的“附庸之旅”,重回大国股掌之上,甚至于得到“某国后花园”这样的蔑称。卡斯特罗和切·格瓦拉在古巴的革命撕开了一道口子,并最终为古巴赢得出路,然而拉丁美洲统一的可能性越加渺茫。卡斯特罗留守古巴,躲过无数次暗杀,得以寿终正寝。切·格瓦拉辗转他地,最终牺牲在玻利维亚,一个为纪念玻利瓦尔而命名的国家。短暂的旅途中,格瓦拉找到以后的道路和方向,短暂的一生里,切·格瓦拉活出了伟大的一种样式——为大多数人的利益而奋斗终生,甚至最后为此牺牲。适用主题:立志、奉献等主题,如年上海卷作文题《更重要的事》。

好啦,有关青年切·格瓦拉的传记型电影《摩托日记》就介绍到这儿啦,同学们看完后又有什么想说的呢,快在评论区写下你的感想吧,晚安~

(文章图片均来源于网络,侵删)

1
查看完整版本: 摩托日记青年切格瓦拉的任性穷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