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丁美洲是块与中国距离遥远的大陆,具体指美国以南说拉丁语的美洲部分。玛雅、阿兹特克和印加充满异域特色的古老文明,马尔克斯及其伟大的魔幻现实主义作品《百年孤独》、革命者切格瓦拉的传奇经历,以及古巴的雪茄、墨西哥的龙舌兰,这就是年入社之前我对拉丁美洲的全部印象。
没想到的是,加入《今日中国》这本国家重点外宣期刊,让我与拉美深深地结缘:年起负责包括西班牙版和拉美分社在内的全社外宣期刊本土化管理工作,年被外派到位于墨西哥城的拉美分社工作一年,年起担任西班牙文版主编,年参与巴西葡文版的创刊。
赶上外宣期刊本土化
出于对拉美地区的重视,在《今日中国》对外传播格局中,很早就有对拉美的安排。早在年1月,也就是《中国建设》创刊的第八年,西文版就作为第二个文版面市,迄今为止一直是中国唯一面向西语国家的印刷版期刊。
年10月,《今日中国》在开罗和墨西哥城分别成立了海外分社,首开中国外宣期刊本土化的先河。年底,刚来社两年的我有幸专职负责这项全新的工作。外宣期刊本土化是新生事物,没有经验可循,很多事情都得一点一点摸索着做。其中,最难的就是为分社建章立制的工作。为此,我们研究参考外交部等机构的相关规定,学习借鉴新华社等媒体甚至是跨国公司的本土化运作经验,再结合外文局现有的规章制度,制定出了一套适合自己的本土化制度和模式。我撰写的《跨国公司本土化经验对外宣期刊的几点启示》还有幸在外文局首届论文年会上宣读。
▲年10月,国务院新闻办副主任、中国外文局局长蔡名照和中国驻墨西哥大使任景玉为拉美分社揭牌。
期刊本土化实行选题策划和印刷发行“两头在外”的工作模式。分社及当地资深新闻工作者、中国问题专家、*府官员等提出选题建议,国内编辑部结合新闻中心发稿计划,形成最终选题计划。这种选题方式使得我们办刊者的思维更贴近受众、选题更贴近当地舆情,从而使刊物更有时效性和针对性。
印刷发行前移到海外,读者拿到手的期刊也不再是通过邮轮飘洋过海而来的几个月之前出版的刊物了。不仅如此,杂志海外落地之初,我社就高起点地选择拉美地区有影响力的发行主渠道作为合作伙伴,建立了一支当地发行人队伍,发行不仅覆盖了墨西哥全部31个州,还批量打入了中美洲和加勒比地区所有未建交国家,主动服务国家外交大局,受到中央外宣办领导的肯定。
到了年,西文版在拉美的本土化工作又进了一步,在利马成立了秘鲁代表处,在当地出版辐射安第斯地区的《今日中国》西文秘鲁版。从此,西文版实现了在北京、墨西哥城、利马三地同时印刷出版内容又各有地区针对性的三个版本。
在墨西哥与读者面对面
年2月,我被派往今日中国杂志社拉美分社担任副社长,从本土化的后方管理岗位转战到前方一线,直接面对市场、面对读者。
▲前拉美分社社长吴永恒采访时任墨西哥总统卡尔德隆(左一),并赠送今日中国杂志。
在分社,我亲眼目睹了本土化给期刊带来的变化。《今日中国》在墨西哥很受重视,其周围聚集起了一大批友好人士,从墨西哥前总统埃切维利亚,到墨内*部、外交部等部门官员,再到墨西哥全国记协、墨中友协等社团,都非常乐于与我社合作,积极出席分社组织的选题策划会,欢迎我们去作中国报告;本土化发行公司的参与让我们这本来自中国的杂志在墨西哥的机场、报刊亭随处都能买到,长期订户也从建立分社之前的14个一度发展到多个。
分社社长吴永恒本人更是长期献身外宣事业,堪称外宣人的楷模。年从新华社受聘到《今日中国》起,在拉美任职多年的他又连年不知疲倦地到墨西哥各地推介中国文化、宣传杂志,身边团结了一大批墨西哥粉丝。中国国家领导人到访,他被邀请到墨西哥国家电视台介绍中国情况,墨西哥网络电台开设“今日中国”频道专供他每周一次介绍中国……直至年因积劳成疾,牺牲在工作岗位上。为表彰他为中墨两国友好交流作出的重要贡献,在他去世后,墨西哥总统培尼亚特派代表敬献了花圈,中央电视台在新闻联播“时代先锋”栏目连续两天播出了他的感人事迹。
▲北京奥运会开幕当天,在美墨边境城市蒂华纳推广杂志。
吴永恒的榜样力量无疑给我们年轻人做出了极好的示范。在分社人手紧张的情况下,我们驻外人员不仅要承担选题策划、采写稿件、推广发行、接待读者、组织会议等工作,还承担了大量搬运、邮寄、递送杂志等繁重的体力劳动。年一年,我参加了墨西哥城国际书展、墨西哥旅游大会、塞万提斯艺术节等30多场推广活动,结识了大批墨西哥朋友。十几年过去了,当年在墨西哥手提、车推杂志乘地铁去推广杂志,孤身深入墨西哥北部沙漠、南部农村进行采访的画面依然不时浮现在脑海里。
在墨西哥,我还有机会广泛接触当地社会,如走访当地新闻同业,参观当地企业,参加雇员女儿的成人礼等,不同程度加深了我对对象国的认知;同时也亲身感受到,随着中国快速发展,拉美各国对中国越来越重视、对中国信息的需求也越来越旺盛,外宣期刊的本土化适逢其时。
深耕拉美朋友圈
年10月,从墨西哥回到国内一年后,社内实行业务改革,各语文部门从过去偏向以翻译为主向实行采编合一的真正编辑部转变,我被任命为《今日中国》西班牙文版主编。
在分社的工作经历让我感受到,尽管选题策划已前移到墨西哥,但国内编辑部的专稿生产能力还不够强,与国内的“拉美圈”结合也不够紧密。于是通过逐个登门拜访、参加活动等方式,与国内相关部委、智库、社团、企业的涉拉部门逐步建立密切联系和合作关系;编辑部每个人对对象国及其驻华使馆划片包干,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