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自然科学一等奖不再空缺背后(科技杂谈)
不久前,中科院物理所和中科大的研究团队,因在铁基高温超导体上的一系列原创性突破,荣获201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宁缺毋滥的自然科学一等奖,连续3年空缺后首次有项目获奖,引起了科技界和社会的关注。
为什么是铁基高温超导研究?笔者了解到这样一个细节,上世纪80年代,铜氧化物高温超导体的发现,引发了全世界研究热潮,但在90年代遇到瓶颈后,国际上相关研究跌入低谷——高质量的论文鲜有发表,很多研究者因看不到前途,纷纷“转向”。而当时,中科院物理所认定高温超导研究的潜力后,顶着可能“难出成果”的压力坚持研究。相似的,中科大超导研究所也在缺少关注的困境下默默耕耘。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很难想象,假使没有研究团队二十年如一日的热情,优秀成果最终会井喷而出。科学研究尤其像铁基超导这样的基础研究,要想取得重大突破,更多时候依靠的是长年累月的积累,即使有灵光一闪的思想火花,也往往是在没有鲜花和掌声的实验室中厚积薄发的结果。
目前,在国内科技界的现实状况中,不少科研人员坐不住冷板凳,更有甚者,“逐热而动”、盲目跟风。“趋热避冷”有现实诱因,毕竟“热”的科研项目,通常容易立项,乃至名利双收。热点领域一出现,不管自身有无科研基础、研究规划,总有科研人员绞尽脑汁、千方百计“攀上关系”,形成蜂拥而上的跟风潮。但这种亦步亦趋的研究,又怎能期待出现原创性、突破性成果。
的确,冷门的研究领域,面临立项、经费支持、成果发表等诸多压力。同时,作为一种创造性活动,科学探索难有百分百的成功,基础研究尤甚,何时能够有大的突破不好预测,难免更加显得“冷门”。但铁基高温超导的成功例子再一次证明,正是那些看起来“冷门”的领域,往往蕴含着更大的突破,对科研人员的“回报”也更慷慨。
作为科学之本,技术之源,基础研究是科技发展的内在动力,深刻影响着一个国家基础性的创新能力。近年来我国在一些核心技术领域已有突破,在中微子振荡、量子反常霍尔效应、量子通信等基础研究领域,也有着不错的原创成果。但此前的自然科学一等奖3年空缺,铁基高温超导一朝获奖引来关注无数,恰恰说明了国内目前在基础研究领域,相对而言成果还不够丰盛,基础研究实力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除了人才培养、环境建设等客观条件需要重视之外,铁基高温超导团队“苦尽甘来”、最终赢得认可的探索历程,也给科研工作者们启示:攀登科学高峰,真少不了“咬定青山不放松”和“宁坐板凳十年冷”的内在坚持。
人民2014-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