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0日,中国工商银行与巴基斯坦联邦工商会(FPCCI)在联合举办中巴经贸合作人民币使用推介会宣布,巴基斯坦国家银行目前已经出台相关政策,确保巴基斯坦进出口和融资交易能够以人民币计价,所有中巴企业都可以自由选择人民币进行双边贸易和投资活动,这意味着人民币国际化和使用量更进一步,更意味着巴基斯坦在商品交易结算中开始去美元化,而这也是中俄等多国亮剑去美元化后的一个最新进展。
据IMF最新数据显示,美元的国际储备份额已经从去年第三季度开始已经跌至五年来的最低水平,从年的73%降到目前的不足62%,这种情况非常罕见,美国金融网站Zerohedge认为,可以肯定地说,每一种世界主要储备货币的统治都必须在某个时间点结束,美元也是如此。
但是,这个过程也不是一时半会就能完成,可能会持续数十年。例如,美元取代英镑成为主流储备货币,这个过程开始于年,而直到30年后,在年举行的布雷顿森林会议上,美元才完全取代英镑。
而目前美元背后的机制众所周知,石油美元一词就是很好的说明,但现在,世界货币轮回史似乎又在重演,不管美国多么希望能够维持美元的现状,但历史证明最终光芒总会慢慢消退。对此,Zerohedge称,因中俄等多国的这些举动,45年前美元的困境或将再次重演(参考下图)。
这些举动包括,中国允许接受人民币原油期货作为结算的产油国,可以将结算兑换为黄金,另一面,争取更多中国市场的份额或也是沙特当下的一大重点,接下去,中国买家或也将用人民币从俄罗斯、安哥拉等国买石油,这都意味着削弱了石油美元的作用。
而目前德国、法国及英国等欧盟国家也要在经济金融等事务上更独立于美元,并已经计划打造规避美元限制结算的支付系统,比如,欧盟宣布计划要用欧元来替代美元结算石油更像是一种45年前美元困境的一次预演。
在年的G20会议上,法国和德国宣布,他们今年一直在努力的特殊贸易机制现已开始运作,通过SWIFT系统之外的交易避免美国银行的制裁,最新进展是,目前已经有14个欧洲国家加入了这个机制。
与此同时进行的是,在全球多国发起去美元化行动和中俄创造部分无美元化交易环境的背景下,投资者也正在寻找美元(或石油美元)替代货币的多样性。
据我们多篇持续跟踪全球去美元化进程的报道统计,除巴基斯坦外,其中还包括中国、俄罗斯、德国、法国、伊朗、安哥拉、委内瑞拉、伊拉克、尼日利亚、印尼、马来西亚、泰国、哈萨克斯坦、白俄罗斯、亚美尼亚、吉尔吉斯斯坦、土耳其、卡塔尔、阿联酋、越南、匈牙利等22个国家或已用不同的方法在商品经贸或金融交易领域中去美元化,最新的进展是,全球去美元化的国家上升为25个。
这三个国家分别是日本、巴西和南非,据俄卫星通讯社三周前报道称,中俄印及巴西、南非五国拟打造统一支付系统BRICSPay,创建一个特别在线钱包,结合金砖各国支付系统,交易方可通过手机应用程序在任一金砖国家成员国进行支付,专家认为,落实该项目有助于减少对以美元为主导的SWIFT系统的依赖,这在现在日益加剧的地缘经济形势下尤为重要。
据路透社稍早前称,日本财务省和金融厅也正在全球主导建立一个用于加密货币支付的国际网络,类似于SWIFT系统,并可与包括伊朗在内的全球多国在石油等经贸领域绕开美元,从而在部分商品领域实现去美元中心化,而就在今年8月底,英国央行行长卡尼也在美国举行的全球央行年会上敦促全球央行应联合起来创建多极化的储备货币系统,可以用一种全球数字货币来取代美元。
对此,知名经济学家JimRickards进一步解释称,由黄金支持的数字货币的发展可能将成为削弱美元在全球金融系统中的主导地位,且比大多数人预期得更快结束,而我们更相信不久或会有更多国家加入去美元化队伍中来,并不断发展壮大最终形成一股合力,这种蝴蝶效应或将愈演愈烈,同时,BWC中文网百家号也将会对这一历史进程进行持续跟踪报道如果美元不再是世界贸易和储备货币,那又怎样呢?这意味着美国财政部可能不得不停止印刷剩余美元,美国在信用卡上建立全球霸权的能力可能会受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