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迷人的x博士来源:观点团队原创
在7.31政治局会议上,中央表明在解决房地产市场上的决心,“坚持因城施策,促进供求平衡,合理引导预期,整治市场秩序,坚决遏制房价上涨。加快建立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长效机制。”从7月24日至8月1日,九天时间,从中央到地方,有关房地产调控出现了8次。
没错,在这一次会议中,让群众都开始沸腾的重点是“坚决遏制房价上涨”。会议颁布新的制度也的确有成效,北京上海楼市房价一跌再跌,如果再出新政,恐怕楼市只会更加凄惨。而深圳却又频出新政,3月28日,深圳出台三价合一政策,6月5日,被称为二次房改的深圳新政备受全国瞩目。
但是从相关统计数据得知,深圳上半年来房价非但没有下跌,反而还在上涨。在上半年,深圳每一个行政区的一手住宅均价都在环比上涨:
南山,均价10.11万,环比上升2.4%;
福田,均价9.32万,环比上升11%;
罗湖,均价7.33万,环比上升1.6%;
宝安,均价5.55万,环比上升12.9%
……
“北上房价是真跌,而深圳房价是假摔”这样类似的说法在坊间十分流行,深圳房价不跌反涨,首先是由于其有与生俱来的城市竞争力:
从GDP增速来看,深圳是中国成长潜力最强劲的城市之一。据年经济数据显示:GDP预计可达2.2万亿元,名义增长12.87%;全口径财政收入亿元,增长9.2%;进出口总额超2.6万亿元,连续25年位居全国第一;全市科研投入亿元,仅次于北京、上海……深圳地均GDP具有较大的领先优势,比排在第二的上海还超出一大截,经济结构好、产业附加值高,自身的城市竞争力自然不会差。
截止年4月,深圳商事主体总量约.8万户,仍然排在全国第一。按市统计局公布的年常住人口.83万人计算,深圳每千人拥有商事主体.5户,拥有企业,。4户,创业密度仍居全国第一。一个城市的企业数量越多,可见经济活跃度越高,城市也就越发达。
另外深圳的入户政策相比北京和上海十分宽松,更何况北京上海的人口是深圳四百多万人口的几倍之多,如果想壮大城市,人口规模才是关键。而且,深圳仍然需要更多学历高的大学生来为城市注入新鲜的血液,一座城市的未来和发展需要人口素质高来带动。虽然对于入户政策,深圳有所改进,但是,在短期内,要求深圳收紧入户政策仍然困难,只能从其他方面入手来配合中央的遏制房价要求,这也是半年来深圳频出新政的原因之一。
而传闻中的政策终于颁布:
1.限制企业购买住宅:暂停企事业法人单位在深圳购房,已经购买的商品住房5年内禁止转让。
企业获取利润的主要方式是生产、贸易,如果依靠房价上涨带来的利润为主要的收入,那么企业经营的真正意义就变得模糊不清。并且这样会激发更多的企业和公司加入炒房战队,那么漏洞会越来越大,会产生更会的影响。这也是全国各大城市都颁布的政策,深圳做出此项规定也是必然结果。
2.商住公寓限售五年:个人、企事业单位或社会组织等法人单位新购买的商务公寓,自取得不动产权登记证书之日起5年内禁止转让。
和北京的商住相比,深圳依然宽松很多。据中原地产数据显示,北京商办项目成交拉近冰点。北京出台“3.26”政策之前三天,全市成交量达套;而后三天,包括商住公寓、写字楼、商业地产在内的全口径商办项目,全市仅成交7套。在充满投机的商住市场,这就会是一笔很大的损失。对投机客来讲,首付之后要面临的还款,也堪称是一条死路
3.新购住宅限售3年:居民家庭新购买商品住房的(不含人才住房、安居型商品房),自取得不动产权利证书之日起3年内禁止转让
4.限离:离婚两年之内申请住房贷款的,首付比例不低于70%
据凤凰网报道,有相关数据显示,整个年,深圳2年内购买新房的人数占离婚购房总人数的81.9%,占整个深圳新房总成交量的10.8%,而离婚2年内购买二手房的数据也占离婚总购房的85.8%。可见限离会减少大量的购房需求,也能避免市场投机。
深圳这次所谓的最严楼市新政出局,主要是针对市场上存在的假离婚购房、炒房等现象的深度打击。为了抑制企业炒房、个人炒房、利用商务公寓炒房,让房子回归居住属性。深圳这一次在许多方面都在弥补买房的漏洞,在北上广楼市都深受打击的今天,深圳楼市新政再一次引起全国性的热议,新政策的出台,对于规范市场、保证城市未来发展空间,都有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