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文链接百年石油战争:石油霸权的崛起之路
百年石油战争:一战前,诺贝尔、罗斯柴尔德、壳牌、BP抢占资源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世界石油霸权格局的重塑
股权、冲突、丑闻,真相:石油、石油、还是石油
七姐妹的垄断卡特尔
全球陆续发现大油田,各大巨头石油全球倾销。资本巨头政商合一,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现在谁也吃不掉谁。既然互相干不掉对方、他们最终选择联手,于是他们开启了进一步联合定价之路。
年国际三个石油巨头:埃克森、壳牌、BP,私下在苏格兰会面秘密商谈制定一系列保护价格的措施,包括联合限产、划定销售区域、统一定价等。后来其他巨头也陆续参与了进来,年,七大巨头联手组成了超大型的卡特尔,分别是:埃克森、美孚、海湾石油、德士古、雪佛龙、壳牌、英波石油(BP),这个巨大的卡特尔协商定价、形成全球垄断。这就是那个时代的巨型垄断集团“石油七姐妹”。
这个巨型卡特尔控制了世界石油生产、运输、炼化、销售、还有勘探提炼技术。在欧派克崛起之前,第三世界的石油资源虽名义为产油国所有,但是以租用的模式均为七姊妹控制。这个时期,七姊妹决定着世界的石油产量、定价、需求,对产油国来说,只有接受七姊妹的政策才能有石油利益;七姊妹几乎代表了当时绝大量石油需求。
年前,七姊妹占据世界石油市场份额的98.3%,其中埃克森占30.4%、BP占26.3%、壳牌占13.8%、海湾石油占12.1%、雪佛龙占6.1%、德士古占5.7%、美孚占3.9%,而其他石油公司仅占1.7%。
石油七姐妹商标
这个控制量意味着什么?只此一家别无分店!产油国要卖油给七姐妹、价格七姐妹说的算!消费国要买成品油,价格七姐妹说的算!于是出现了一个巨型跷跷板,原油价格很低、产成品价格很高,七姐妹吃尽了买卖价差!
其他人如果想进入这个圈子,七姐妹则联合对抗排挤(案例见前文辛克莱公司);产油国如果掀桌子,则会承受来自英美官方的巨大压力!
石油开采的许可制诞生以及全球石油资源保护潮
当垄断组织或者有巨大优势的利益团体提前占有利益时,这个时候就会开始干预、并定制规则,即有利于先占者,以及阻止后来人分享利益。
看到垄断组织享有巨大利润,美国掀起了挖油潮,疯狂地、无组织的四处找油开采;举一个例子,年美国德克萨斯州再度发现大油田,可采达到7亿吨以上,人们蜂拥而上,3年后这里有一万多口油井,将近多家采油商。周边小镇上,家家户户都在前庭后院都在打井采油。
网图:油井
无组织无秩序必然导致供应快速过剩,影响全行业生存。年美国垄断组织牵头,对石油开采进行法律上的限制。年总统下令石油开采进行许可制度,并大幅征税,从此,石油行业的门槛被彻底拉高、小民百姓再也没有机会直接挖油,小作坊也将都被彻底干掉。
秩序是控制了,资源快速再向巨头缩小。
第三世界产油国资源保护机制试探
亚非拉对七姐妹为首的石油资源剥削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就不断进行斗争(已经不是20世纪前殖民时代那般温顺的接受)。前期的斗争只能算利益多少的争夺,没有直接上升到所有权归属的问题。比如一战前秘鲁、哥伦比亚等看到石油巨头的暴利,纷纷要求提升租让费以及打击非法逃避税费。一战后民族运动不断,各国陆续开始国有化进程,这也为后续中东资源发生巨变提供了榜样。
对这种由讨论税费问题上升到国有化的理论、斗争路径、各国改革方案等策略,是比较复杂的。我打个比方比较大家容易理解。比如:一家程序开发公司一直薅核心程序员羊毛,程序员发现自己的核心价值后开始要求提工资、要求增加休息时间、要求提升办公条件、要求公司解决住房等等,但是即使如此,他还是发现公司利用他赚的钱远远超过自己的付出及所得时候,心理更加不爽,最后选择摔门而出、自己单干。但是,从结果统计看,单干的结果肯定是分化的,有人的单干得好、自己成为老板,有人肯定高估了自己的实力最后一地鸡毛。
这里就以墨西哥、委内瑞拉两个典型反抗为例:
1、墨西哥对外国垄断资本的国有化
年卡德纳斯成为墨西哥总统,他对国外资本垄断国内石油开采、销售很不满(关键跟他的反对党派勾勾搭搭),开启激进改革。年石油工人大罢工,政府参与调查外国公司暴利行为,年卡德纳斯宣布没收国外石油公司资产、由官方接管。由于临近第二次世界大战,英美都无暇顾及,促使了卡德纳斯的强势国有化进程。但是后来二战中美国越发强大、墨西哥也迫于压力,对没收资产进行象征性赔偿,每年从石油收益中支付赔偿款。
网图:卡德纳斯
2、委内瑞拉的五五开分成
一战后,各国的民主化进程都在加速,年委内瑞拉国内也爆发革命,推翻了独裁军政府戈麦斯。民族主义情绪高涨,外国垄断资本成为重要敌人。美国鉴于墨西哥资产被没收的前车之鉴,迅速攻关新政府、并施压,最终双方达成妥协,即石油收益由美国公司与委内瑞拉官方进行五五开对半分原则。
委内瑞拉从此获得了稳定、源源不断的巨额财政收入,但是没有实质的国有化斗争,也为后续委内瑞拉严重对外依赖的经济结构埋下隐患。
3、伊朗的国有化尝试
在一战前,英波石油公司是要每年分公司利润的16%给伊朗政府,实际执行还有各种名目的苛扣。年,伊朗政府不干了,本身就没其他收入,分红还给的少,于是要宣布取消原来的石油开采协议。要知道,英波石油公司是大英帝国的命根子,英国马上买军舰开到伊朗家门口,然后同步发了一份严厉的外交照会,还声明撕毁协议会影响“和平”!
最终实力还不济的伊朗妥协,英国也妥协了,主要内容是:1、利润分红20%(增加分红);2、保底交钱:每年不低于75万英镑;3、炼厂用地收租;4、租期也延长到年。
不过,经这么一闹,英国资本家也知道以后麻烦事很多,于是加足马力开采,年年产量才10万吨,到年产量翻了60倍、到了年相比年翻了倍!(这是恨不得备在租期内把地都挖空)
其他诸如巴西、阿根廷等被严重剥削的产油国都陆续与国外资本开启明争暗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