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放水带来的全球恶性通胀已经来临,全球经济衰退或许已成必然!
国际大宗商品交易价格居高不下是推动全球通胀的主要原因,而美国通胀预期继年5月份后又出现了新的高点,这说明美国通胀正在朝着不可控制的方向发展。
美国财政部长耶伦认为,目前美国的通胀不是可以在短时间内解决的,毕竟事实已经不容她再进行狡辩了。
通胀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恶性的通胀。在经济增长中必然会出现通胀的现象,适度的通胀有利于牵引经济继续发展,也会让投资规模逐渐扩大,因此,一棒子打死通胀这种现象是不对的。
事实上,美国曾经出现过很多次通胀,甚至有时通胀严重到2位数,不过,美国经济增长速度远远高于通胀程度,因此,以往的美国并没有陷入混乱。
就连新中国的发展过程中也有通胀现象的发生,不过在释放经济增长速度之后,通胀反而并不是危害。也就是说,经济增长引起的通胀其实并不会降低人们的生活质量。只不过目前的全球通胀并不是经济增长中的正常反应,而是人为创造出来的恶性通胀。
西方国家的货币宽松政策向全球释放了过多的美元导致流动性泛滥。这种通胀会让物价飞涨,美国利用供应链问题来作为噱头进行舆论引导,港口拥堵,运输体系运力有限,一步步将物价推高。这样的通胀背后有很明显的人为因素。
事实上,中国煤炭的价格也是在各种炒作中推高的,只不过中国政府发现得及时,把煤炭价格给稳住了。在这种情况下,煤炭市场供需失衡造成的价格上涨是可以通过人为干预来恢复正常的。
目前,全球大宗商品的供需关系并没有十分紧张,不过居高不下的价格却把通胀带给了全世界。如果经济增长速度高于通胀的话,那么这就不是一场危机,可是现在明显感觉到通胀和经济增长无法抵消,这也就成了恶性通胀。
随着西方国家货币政策的转向和供应链问题的逐渐解决,看似会让通胀危机过去,不过实际上西方国家已经没有能力去把美元流动性完全收回去,也就是说,这一次通胀不会那么快过去,甚至还会发酵得更加严重。
这次全球通胀中有80多个国家受到明显影响。而始作俑者的美国几乎成了通胀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美国本想刺激经济发展速度,结果却让自己陷入了万劫不复之地。那么,这场人为操纵下的全球通胀,谁会是最后的赢家?
美国向市场投放数万亿美元可以说是抱着无赖的心态,想要用这种方式来收割世界财富。疫情期间,美国民众无需要工作就能领到救济金去维持生活,虽然让美国表面上看起来一片祥和,但却等于把通胀给倾泻到了那些金融市场并不完善的国家,他们一方面要管控疫情,一方面还要承受货币贬值带来的通胀,而这一切的根源都是美国不负责任的投放大量美元造成的。
世界上大部分国家都有不同程度的通胀表现,去年4月份,委内瑞拉通胀曾严重到CPI为24.6%,而阿根廷也有4%,作为对照,同期的美国通胀同比增长4.2%左右。
应对通胀的国际通用手段就是加息,各个国家纷纷宣布加息和收紧货币政策。而美国加息姗姗来迟,其实是因为加息是有隐患的,美国用宽松的货币政策就是为了刺激经济增长,但加息又会抑制经济增长,美国是不会放弃来之不易的经济增长的。
不过,美国除了加息之外也有别的办法渡过难关,比如让别的国家多多购买自己的国债。年就是中国疯狂买美国的国债,最后帮助美国稳住了经济,但是现在还会有国家帮助美国吗?
疫情后的大多数国家经济增长不理想,因此都在忙着经济复苏,没有多余的精力来帮助美国,非但没有国家会主动买美债,各国为了防止被美国拖累甚至还在抛售美债。这就导致了一个结果,那就是逼着美国只剩下加息这一条路能走了。
美国不仅在通胀问题上左右为难,在国际上的声望和凝聚力也不复从前,从阿富汗战场撤离也让欧盟国家和美国之间出现了裂痕。那么,中国面对泛滥的美元是如何做的呢?
人民币对美元升值,这个过程中,中国没有增加自己法定货币的发行,同时也没有选择加息,而中国之所以敢这样做是因为中国制造业已经展现出自己的威能,因此,中国的出口业务并不会出现太明显的收缩影响。
另一方面也是降低了美国加息可能会对中国财富进行收割造成的危害。能够看得出来,美元自己的国际地位已经受到动摇,欧元、人民币等货币在世界各国的外汇储备比例正在稳定上升,可以说,美国政府自导自演的通胀闹剧最后除了让自己国际形象大跌,还会让美元一家独大的局面发生根本性的改变。那么,全球通胀危机下,哪个国家最有可能冲破困局呢?
全球恶性通胀对一个国家带来的危害和影响是难以估量的,因此,所有国家都在极力让自己不受恶性通胀的影响。恶性通胀的根本就是货币发行量远远大于市场需要的货币流通量,这会导致一个现象,那就是钱变得不值钱了,反应在物价水平上就是商品价格上涨。
而受恶性通胀真正影响的人群是每个国家的中低收入人群,那些真正的富人是有各种手段来应对这种危机的。
首先物价上涨最直接的体现是生活必需品价格的上涨,对于普通人来说,他们收入的很大一部分都花费在维持生活中,这也就导致了他们手中可用来抵御风险的资金就没有多少,他们也是在通胀中感受最为明显的人群。
其次,中低收入人群即便有部分存款,也会因为投资理财经验不足导致投资风险加大,而富人则因为投资经验丰富导致他们会更加从容。这样看来,中国应对通胀方面的确是有两方面有利因素。
第一就是中国的经济发展形式是全球各国中为数不多保持良好增长势头的国家,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完全可以抵消通胀的速度,从而帮助国人渡过这个难关,不过,那些经济增长速度差的国家可能就要另想办法了。
第二是中国政府的宏观调控是对抗通胀的一把利器,在铁矿石价格、钢铁价格等方面都有比较出色的表现,这说明中国是可以通过宏观调控来控制市场价格的,而这也可以有效的对通胀进行抑制。
中国政府的执行力和统筹作用是很多国家所不具备的优势,更加重要的是,中国不需要依赖任何国家就能在通胀危机中安全走出来。那么,美国应对通胀又有哪些法宝呢?
首先,美国是一个粮食农业大国也是一个能源大国,在满足本国需求的同时,还可以通过释放国内能源储备来应对国际上虚高的大宗商品交易价格。其次,因为美元的国际地位导致美国可以利用美元做很多的文章,这样就能把通胀隔绝在本土之外。
所以说,虽然美国通胀严重,不过它依旧还有负隅顽抗的底子。不过其他国家就没那么幸运了,比如通胀严重的津巴布韦,他的货币并没有受到国际上其他国家的广泛认可,也就是说,这种货币只能在自己国家流通,而政府为了刺激经济还不停的印钞,津巴布韦自己又没有制造企业,这些钱也就没有消费的空间,这就造成了津巴布韦通胀严重且无法纾困的局面。
而使用美元的津巴布韦在美元贬值后又要面临一个新的难题,他该如何在全球通胀问题中存活下来?美国和中国是最有可能从通胀困局中走出来的国家,不过在全球化的今天,单独去探讨哪一个国家已经没有了意义,只有所有国家走出困境,才是最重要的。
中国一直以来坚定的信念并不是独善其身,而是和所有国家休戚与共,而美国则是事事从自己利益出发,这种不负责任的做法最终只会害了它自己,而等到美国能源枯竭和美元衰落的那一天,就是美国在历史舞台退场的时刻了。
中国人常说的,“惠泽邻里,兼济天下”。一个国家只有拥有广阔的胸怀,才能走得长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