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王烨转载自公号丨楼市零零柒
采访那天,
默雪送我一本她的摄影小册子,
并特意题写了一句
“一起做好的叙事者”。
她说,
我们都是讲故事的人,
一个用文字,
一个用影像。
■默雪
选择转折
年的一个夏夜,默雪做出了人生重大的选择。一个看似头脑发热的冲动,改变了她一生的职业轨迹,也发掘出她蕴藏的艺术潜能。
那时的默雪正随赴美工作的丈夫居住在华盛顿。在做了一年的自由作家之后,默雪希望有一个更加正式的职业,而持配偶护照无法在美国工作,所以最初的设想是继续读博士,沿着她此前的社会学或者人文类专业方向,这是最便利的一条路。然而在准备过程中,默雪越来越觉得兴味索然。
■北京·纹理(默雪摄)
一个温和的夏夜,默雪上完一节神清气爽的瑜伽课回到家中。两人坐在公寓楼顶的花园,又聊起了读书的问题,一整瓶加州红酒快喝光时,默雪沮丧地说:“现在已经这么不愉快了,还要若干年继续不愉快下去,或许我根本不适合社会学的职业。”丈夫脱口而出:“你那么喜欢拍照,为什么不去读摄影学院?”
“你疯了吗,这怎么可能?”默雪很惊讶。确实,对于一个社会学硕士来说,放弃多年的专业积累,把单纯的爱好做成一辈子的职业,是太过疯狂的念头。
■塞舌尔·浅色
■塞舌尔·叶
默雪生于南京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从小在南大校园里长大,哲学教授加历史学博士的家学渊源,注定文史哲将会成为她今后的专业方向。高中毕业后,她也一如父母所愿,先后在南京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学习社会学,并获得南京大学-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中美文化研究中心的联合证书。
而在很多人看来,长裙飘飘,手拿单反,在爬满常青藤的老房子外流连光影,只是女文青“拗造型”的作派。身为哲学教授的父亲在听到她的想法后,第一反应也是“你疯了吗”,在冷静了几天之后,他选择了理解。
就这样,默雪进了美国著名的HallmarkInstituteofPhotography,师从《时代周刊》人像大师GregoryHeisler等摄影家,开始了系统的摄影学习。那一年,她28岁。
■现场感性而诗意
虽然有着家人的支持,在摄影学院里,默雪依然常常感到迷茫和惶恐。“摄影能否作为一辈子的职业?会有人喜欢我拍的照片吗?我能不能以此养活自己?我没有把握。”默雪并不认为自己有着优异的摄影天赋。“父亲一直喜欢拍照,家里的卫生间拉下遮光帘,就成了暗房,所有黑白照片都是他自己冲洗放大。父亲还特别喜欢买相框,这是他出差、旅游必买的纪念品。家里书橱上、床头柜上、柜子里、架子上,摆了大大小小几十个相框。”在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之下,默雪也一直对拍照很有兴趣,但多数还只是拿着卡片机拍着玩,直到年读研究生时才觉得自己“拍得还不错”。那一年她和同学去了柬埔寨,借用父亲的半专业尼康相机,拍出了不少自己喜欢的照片。■挪威·水
在摄影学院,默雪也不是公认的天才学生。“每一阶段的作业,大家都会放在一起评论,我通常很少出现在大屏幕上。在最后提交毕业作品集时,大家更是使出了浑身解数。有一个男同学,擅长拍汽车,他的作品像商业广告一样酷炫。还有一个委内瑞拉女生,为了拍出时尚大片,她花大价钱请了专业模特,回到委内瑞拉海边拍摄。”■摄影学院毕业典礼上领取杰出作品奖
毕业典礼上,公布“杰出作品成就金奖”,当听到自己的名字时,默雪惊呆了。“近个学生,谁都没想到金奖会是我,包括我自己。”由四名专家组成的评委会对默雪的作品予以高度评价,“来自东方的感性而诗意的视觉创作”。此后,同学们也讨论过,为什么默雪能最终捧杯?“毕业作品集包含十多张固定主题的照片,包括人物、静物、时尚、风景等等,评委觉得我的作品比较整齐,不管是人还是物,风景还是时尚,有鲜明的个人印迹和较为一致的水准。”■京都岚山·云
■京都·红
叙事者
年,默雪回到北京,开了自己的工作室。起初她拍婚礼、拍人像、拍家庭,什么都做,渐渐地她将自己的专业领域,限定在人像摄影。“人是有故事的。我喜欢对面有个人,一点点地了解他,对我来说比较有意思。”很多朋友建议她尝试与《时尚芭莎》等杂志合作,但默雪却偏好《人物》。“我喜欢《人物》的叙事方式,每一张照片都不是简单的配图,而是构成了故事的一部分。”■黑车司机老金
这本中国最好的人物类杂志坚持严苛的规矩,比如每千字一个信息源,一篇近万字的人物专访,除了采访对象本人外,要找十个与之相关的受访者;又如,直接引语须与原话一字不差;再如,穷尽一切的人物背景资料。
默雪辗转结识了《人物》的一位副主编,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