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两年时间,被称为“十年难得一遇的大机会”的热门赛道——新冠疫苗,在资本市场渐渐褪去热度。
但这并不意味着新冠疫苗已经失去未来。变种*株不断,决定了新冠疫苗未来有可能成为持续性需求。
正如莫德纳CEO表示的那样:未来新冠疫苗可能像iPhone,1年更新1次。换句话说,新冠疫苗将是一场长跑竞赛。
竞争还在继续。从灭活疫苗到mRNA疫苗,再到重组蛋白疫苗,技术之争从未停过,使用方式也有“争执”。
此前获批的大部分疫苗,都是肌肉注射;在肌肉注射方式之外,鼻喷新冠疫苗的研发如火如荼。
鼻喷新冠疫苗免去打针烦恼,还能给带来额外的黏膜免疫,看起来一举多得。
也是如此,鼻喷疫苗吸引了全球近百家企业入局,国内的万泰生物、康希诺,海外的阿斯利康等纷纷加入战场。
当然,任何一个技术路线从理想到现实,都有距离。
鼻喷新冠疫苗,是众多药企在技术大航海时代开启的一场冒险。在最终成功之前,结果无人知晓。
/01/免去打针烦恼,新冠疫苗的升维战
从新冠疫情蔓延开始,“鼻喷新冠疫苗”概念就十分火热。
可以理解,不用打针、吸一吸就能获得保护效果,是一件多么诱人的事情。对于那些医疗条件并不发达的地区而言,鼻喷新冠疫苗的可及性也更高。
更何况,方便只是鼻喷疫苗的“赠品”。新冠疫苗最重要的本职工作,是给人群带来更强得抵抗病*能力。理论上,鼻喷新冠疫苗就能达到这一效果。
目前的疫苗通过肌肉注射,其产生的抗体大部分都进入血液循环,只有很少一部分会进入鼻腔、肺部,无法诱导黏膜免疫。
这就给了新冠病*可趁之机。当新冠病*从鼻腔口腔的黏膜入侵时,黏膜难以第一时间产生抗体。
尤其是对于如今流行的奥密克戎*株而言,这一问题更加严重。因为,奥密克戎突变株,主要围绕着上呼吸道(鼻、咽、喉)发力。
在今年1月,剑桥大学的拉文德拉·古普塔教授更是提出:“奥密克戎已经变成了上呼吸道疾病”这种说法。
理论上,对抗奥密克戎*株,有黏膜免疫加持效果将会更好。
这恰恰是鼻喷疫苗的优势所在。鼻喷疫苗因为特殊的给药途径,能够直接激活黏膜内的免疫细胞,使得人体在遇到新冠病*时,能够快速做出防御反应。
在此前的一些动物研究中,鼻喷新冠疫苗展示出了对于新冠病*的保护力。
基于鼻喷疫苗的种种优越性,围绕着鼻喷疫苗的研发开展的如火如荼。
如上图所示,国内康希诺、万泰生物、万邦德生物、翰宇药业等多家药企都在布局了这一赛道;海外同样不少玩家瞄准这一领域。
根据Airfinity公司数据,截至今年9月,全球已经有近种黏膜新冠疫苗正在开发中,其中约20种已经进入临床。大战,一触即发。
/02/全球药企鏖战,中国药企率先撞线
在全球众多玩家中,国内药企率先撞线。
年9月4日,康希诺发布公告,吸入性新冠疫苗克威莎在国内获得紧急使用。
那么,国内的首款吸入性新冠疫苗的具体表现如何?通过公司公布的临床数据,我们能够一探究竟。
今年5月23日,康希诺公布了克威莎疫苗作为序贯加强针的临床数据。具体为:
克威莎序贯加强免疫28天后,0.1ml与0.2ml剂量组针对原始*株的中和抗体水平分别是灭活组的18.4—26.4倍;对于德尔塔的中和抗体水平是灭活疫苗的18.1-24倍。
如何看待这一数据结果?康希诺股价或许能够告诉我们答案。5月23日,康希诺港股跌幅9.62%,A股下跌2.53%
市场对于克威莎没有预期的原因在于,其开展的临床试验主要针对德尔塔*株,而如今肆虐的病*却是逃逸能力惊人的奥密克戎。
因此,虽然其能够有效提升中和抗体滴度,但对现实世界的参考意义并不大。
康希诺之外,鼻喷疫苗进展最快的当属万泰生物。10月10日下午,万泰生物的鼻喷新冠疫苗传来了好消息:三期临床获得了关键性数据。
在符合方案集中,针对无免疫史人群,鼻喷新冠疫苗免疫后3个月内绝对保护效力为55%;针对有免疫史人群,鼻喷新冠疫苗加强免疫后6个月内绝对保护力为82%。
根据数据来看,这一数据并不差。
公司此次研究纳入了目前正在流行的奥密克戎*株,更具意义;最终的结果也是显示,万泰生物的鼻喷疫苗对于无免疫史人群的保护效力已达50%及格线,并且对于奥密克戎的效果强于初代灭活疫苗。
但是,资本市场对于万泰生物的好消息同样是波澜不惊。截至10月11日收盘,万泰生物股价微涨0.38%。这又是为什么呢?
答案或许是,鼻喷疫苗的对手也已变得更强,不再是针对原始*株研发的灭活疫苗,而是那些针对奥密克戎研发的二代疫苗。所以,我们对于疫苗的要求,也较此前更高。
目前,万泰生物披露的鼻喷疫苗相关数据并不多。其能够带来的希望还是失望,还要看最终的详细临床数据。
/03/元老阿斯利康率先出局,鼻喷疫苗升维战不好打
无论结果如何,国内药企对于鼻喷疫苗的研发值得肯定。
鼻喷疫苗研发真的不简单。这不,跨国大药企阿斯利康在鼻喷疫苗上就栽了跟头。
10月11日,牛津/阿斯利康公布了鼻喷疫苗的一期临床试验,结果显示仅在在少数参与者中,可检测到对鼻内疫苗接种的抗原特异性黏膜抗体反应,并且效果还要弱于两次接种注射疫苗的参与者。
要知道,阿斯利康可以说是鼻喷疫苗的研发元老。而如今,元老阿斯利康竟然率先倒在鼻喷新冠疫苗的研发道路上,难度可见一斑。的确,鼻喷疫苗有不少待解决的问题。
例如,鼻喷疫苗的剂量选择并没有一个标准。
如果在吸入鼻喷疫苗的过程中,患者出现打喷嚏、流鼻涕,影响了药物效果,那么是否要增加疫苗剂量,这一问题目前还没有答案。
再或者说,以什么指标来评判鼻喷疫苗的效果也是一个难题。
对于普通的肌肉注射疫苗来说,可以通过测量血液中的中和抗体水平来判断疫苗的效果,疫苗所诱导的中和抗体水平越高,意味着疫苗的保护效果越好。
但是对于鼻喷疫苗来说,血液内的抗体水平和黏膜的抗体水平并没有明确的关联。而如果采用鼻腔液体或者唾液来检测抗体水平的话,抗体水平会因为样本收集方式的不同而出现差异,也并不准确。
总而言之,虽然在理论上鼻喷疫苗具备种种优势,但理论下沉到现实的过程是困难的。如何将鼻喷疫苗的优势真正落地,还需要药企们开动脑筋。
在技术大航海时代冒险,需要真正的硬实力。